“能人”可以晚退休
9月份,国新办发布的《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》白皮书,将“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”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,直至一个月后的今天,仍讨论不断。不少媒体也组织了网络投票,结果大部分人都表达了反对意见。但我认为,长远来看,延长退休年龄将是个必然趋势。
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制定的,至今基本没有变化。现在,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尤其是平均寿命延长了22岁左右,大约是1/4的人生,再执行之前“一刀切”的退休时间,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。
看看现在周围的人,不少在30岁以前都处在学习阶段,在30岁到45岁左右不断积累经验,45岁以后各方面才成熟。某些技术类或管理人员,以及学者,更是“越老越值钱”。比如,医生60多岁正是临床经验丰富、科研精力充沛的时候,如果此时就退休,那将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,因此无论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,还是继续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看,延长退休年龄都是十分必要的。
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指出,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进入老龄化的阶段。到2030年,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。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,将会导致劳动力的匮乏,也会给社会保障带来一定压力。延长退休年龄,刚好可以缓解这两个问题。
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,退休年龄普遍有后移的趋势:美国的退休年龄正从65岁向70岁推延,德国与日本将退休年龄从60岁后延到65岁,西班牙也准备将退休年龄延长到67岁。
当然,延长退休年龄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,给当下的就业问题带来不小压力,也会损害一些普通职工的利益。因此,更保险、合理的做法是先选择一些地区试点弹性退休制度,比如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岗位,规定只要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就可退休。既防止“一刀切”,又能保护职工的利益和工作热情,还可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。▲(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陶立群)
评论